市民对空气质量关注度提高,许多家庭都添置了空气净化器。不少消费者相信“便宜没好货,买贵点的高端产品准没错”,有的则认为“洁净空气量大,就是好产品”,这些误解该消除了。
据苏州装修公司了解,作为今年“质量月”的主题活动之一,前天下午,位于园区的江苏省洁净设备计量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面向社会开放。30位市民、企业代表和检验机构人员走进实验室,近距离了解了检测人员如何考验空气净化器的能耐,种种空气净化器选购、使用中的疑惑、误区也在活动中找到了真相。
误区一:只注重“洁净空气量”
决定机器耐力的“累积净化量”也是核心指标
在实验室内,一台空气净化器样品被放进了30立方米的密闭实验舱内,用香烟烟雾模拟的室内细颗粒污染物对它的能力进行一次考验。
“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中,空气净化器的“绝对指标”——洁净空气量(CADR)最受参观者关注。不同大小的房间选择空气净化器时,需要多大的空气净化量才够?不少人表示并不清楚。实验室副主任厉龙现场给大家支招。他介绍,新版《空气净化器》国家标准(GB/T18801-2015)中在明确“洁净空气量”的基础上,正式规定了空气净化器“适用面积”的计算方式,即“使用面积=洁净空气量×0.1”,这方便了普通消费者在选购时测算。比方说,一般15平方米的房间,建议选购洁净空气量在150-200m/h的净化器。过小,达不到净化效果;过大,会付出更多的钱、消耗更多能源。
而如果你觉得空气净化器只要“洁净空气量”够就行,那就错了。厉龙介绍,新国标明确将“洁净空气量(CADR)”和“累积净化量(CCM)”作为净化器性能的核心指标。“空气净化器不同于其他的电器,需要对其‘能力’和‘寿命’一并考察,仅有净化能力,缺乏净化耐力一般用不长久,不是好产品。”他介绍,洁净空气量的大小,说明一台净化器对目标污染物净化的快慢,这个值越大,说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房间污染物浓度水平降低;而对应的累积净化量的大小,则说明这种净化能力持久性的优劣,累积净化量越大,说明净化器维持有效洁净空气量的时间越长,越耐用。初始洁净空气量大,并不意味着累积净化量也大。假设空气净化器累积净化量10000mg,在25m的房间内日均工作12小时(每日净化颗粒物浓度65mg),则净化器可工作154天,约5个月。
误区二:迷信进口高价货
空气净化器的颗粒物去除 能力与价格没有必然联系
不少消费者认为,认准高价进口货才靠谱,价格低的净化器效果肯定会打折。但实验室检验人员日常监测中却发现便宜未必没好货。实验室曾选取了来自实体商场以及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30个批次热卖样品进行抽检,包括飞利浦、夏普、blueair、安利、大金等进口合资品牌和美的、小米、亚都等国产品牌,价格从每台899元到近万元不等。结果显示,价格高的进口货性价比未必拼得过价格相对较低的国产货。
“空气净化器的颗粒物去除能力与价格没有必然联系,商品的价格往往是成本的体现,但市场实际价格还体现了商品的附加功能及品牌因素,因此高价和高净化性能并不一定完全对等。”厉龙表示,要做到“不买贵只买对”,消费者对污染来源、污染形态、易感人群、使用习惯、辅助功能、房间大小、滤材更换、噪声接受度等不同情况和需求要仔细了解、综合考量。比如,室内空气污染物包括PM2.5等颗粒物、甲醛甲苯等气态污染物以及多种过敏原。空气净化器说明中会对其所能处理的室内污染物进行标注,消费者在购买前要注意查看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