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装修网

400-680-0011512

装饰公司

  • 装饰公司
  • 家居建材
  • 设计师
  • 工长工人
  • 效果图
  • 搜文章
  • 搜产品
  • 搜视频
如何挑选装修公司,大数据来帮你!

拙政园社区家风馆开馆 儒雅装修展现家风家训故事

来自:suzhou.zhuangyi.com日期:2017-12-21 10:42:50
苏州拙政园社区家风馆开馆!据苏州装修网了解,展馆以文图方式展示了社区居民自己的家风故事,在当天拙政家风馆的开馆仪式上,社区书记表示,这一展馆装修筹备了近半年,终于赶在“冬至”这个苏州人最重视的节气前和社区居民见面了。

苏州装修网获悉,昨日上午,在平江街道拙政园社区二楼,居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扇写着“拙政家风故事”的屏风,上面写着最质朴的家风、最大气的家风、最儒雅的家风等介绍。

拙政园社区家风馆

崇文重教儒雅家风延续了一个世纪

展馆以文图方式展示了社区居民自己的家风故事。在志愿者的讲解下,看似单调的展示墙和屏风都活了起来,一个个励志的家风家训故事让居民们听得感慨万千。杨世吉家庭的家风故事就是其中感人的一个。

在杨世吉家里,从他的祖父辈算起,崇文重教的家风已经延续了一个世纪。

今年70岁的杨世吉出生于苏州,成长在北京。杨世吉从小就听父亲讲述苏州的风土人情、文化故事,对苏州充满了向往。杨世吉1966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但他成为一名医生,其实源于一场“意外”。杨世吉从小就喜欢画画,高中时候,他最初是想考上中央美术学院,没想到,高考前三个月,得了重感冒,在病床上昏迷了两天。大病初愈,杨世吉顿悟,决定投身医疗事业。那时文理不分科,杨世吉学习成绩不错,如愿考上了苏州医学院。

在苏州读书期间,杨世吉经常回到十梓街的祖宅里。他的祖父杨德来曾在这里勤奋苦读,考上了解元。1966年杨世吉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分配到国防部工作。

没待多久,杨世吉前往青海原子弹基地金银滩工作,为两弹一星科学家看病。1970年,杨世吉从青海来到江苏,由内科转为外科,医术日益精湛,救治了无数的病人。

父母退休后,杨世吉把他们接回苏州故里,后来两位老人在苏州去世。杨世吉和爱人有两个女儿,一个在澳洲行医,一个在外交部工作。杨世吉说,自己一家人都爱读书,愿意钻进去学东西,从父亲到自己,再到女儿,都是如此,也许这就是苏州人的“文脉”吧。

侠义传承的大气家风跨越了半个中国

在家风馆的开馆现场,社区传统武术辅导站的李国强老师表演了一段燕青门绵掌拳,博得阵阵掌声。在他身上,了解到一个“不太一样”的家风故事:家风家训,可以不止在血缘亲人间流传。

每天早晨,李国强都会来到齐门桥下的小公园,带着一群人生龙活虎地练习武术,时而打拳时而练剑。

李国强出生于徐州,70岁时依然身姿矫健,神采奕奕。他的武术之路,要回溯到1969年底。那时候李国强到大丰农场工作,有一次拉货到仓库,同行的徐州老乡一时兴起,开始在仓库前耍起了功夫。五十来岁的仓库管理员沈潜走了过来,两三招就把他制得服服帖帖。一群小年轻当时赶忙集体拜师,跟着沈潜学武。

李国强是最认真的。螳螂拳、燕青拳、青萍剑、燕青刀、太师鞭、丈八长矛,他学了个遍。学得越多,越感慨老师沈潜的武艺积淀。原来沈潜的师父名叫李雨三,出自沧州武术世家,是晚清武举人。抗日战争时期,李雨三与沈潜在重庆偶然结识,将武艺都传授给了沈潜。

李雨三比沈潜大30岁,沈潜比李国强大30岁,说起这些师承故事,70岁的李国强不无感慨。与师父沈潜相处十多年后,1982年,李国强离开大丰农场,到苏州与爱人、女儿团聚。离开师父的日子,李国强依然每天勤练武功。1993年,李国强前往深圳工作,在那里收了不少弟子。

2007年,李国强前往参加香港国际武术大奖赛,获得了三块金牌,分别是青萍剑,通背螳螂拳和燕青门绵掌拳。“我教徒弟也是用老师教我的方法,由浅入深,代代相传,在继承中有发展,这是中华武术的精髓,希望尽我绵薄之力,将它传承下去。”李国强如是说。

守望邻里的暖心家风温暖了整个社区

“杨世吉和李国强这两位居民的故事,还都有些传奇色彩。”吴慧贤表示,其实在普普通通的日子里,对有需要的人给予一点帮助,也是一种暖心的家风,“在拙政园社区,这样暖心的故事非常多。”

夏三媛是社区里有口皆碑的“金乡邻”,为人和蔼可亲,乡邻有什么困难,她总会主动询问,尽力帮助。十多年来,无论刮风下雨,夏三媛都会早早来到6号里的孤老顾文华家里。“今天身体怎么样呀?想吃些什么菜?家里需要添置什么东西?”这都是夏阿姨每天必问顾文华的三句话。

居民顾卫国则志愿守护着一个路口。每天在东北街和临顿路路口引导车辆安全文明行驶,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

居民蒋益芝和丈夫曹承官一起经营着一家诊所。这家诊所已经开设了20多年,周围的邻居们有些小毛小病,都会想到它。蒋益芝以前是一名厂医,丈夫曹承官当了35年的火车司机。退休后,两个人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这里,为的是守卫好街坊邻里的健康。

社区里出了名的“好丈夫”、九旬退休教师施文潮参观完家风馆后感慨道,人的一生如同航船,家规、家训、家风如同一座座灯塔,有了它们,人生的船才不会偏离正确的航道。

“拙政家风馆是社区联合向上公益为老服务社打造的正能量基地。”苏州装修网了解到,吴慧贤表示,社区今年开展了古今家风“探秘”、晒晒“传家宝”等活动,设立起“好家风”志愿队,让“拙政家风”这一品牌深入居民心中。(文章摘自中国姑苏)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如何挑选装修公司,大数据来帮你!

免费设计在线报价

结合当地市场,大数据实时分析计算

手机版

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