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星杰装饰董事长杨渊故事多。
在我们对话的6个多小时里,杨渊的手机一次都没响过。这还不算什么,有时排一周行程,连他都有点惊讶了,不再像过去那样事情多得无法安排,天天操碎心。
他有了更多思考时间和公司治理结构性调整的时间。公司运转更顺畅了,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中业绩依然增长。这一年,他还为将来做了许多前瞻性准备。
以前,公司开会,两个小时的会,杨渊至少先讲1个小时。
如今,公司开会,杨渊只在最后花15分钟左右提炼共识。
这是一场自我革命的结果,“组织创业”替代了“个人创业”。
机遇与变革
先跟杨渊一起倒带一下,看看他是怎么出人头地的。
44岁的杨渊的思绪飘回童年时代,他依然记得当年父母对他的励志教育方法,那是一个又一个
“隔壁邻居怎样出息”的故事。10岁时,他就在心底发话:“长大了,我要比你们说的这些人都有本事。”
2000年,26岁的杨渊从江苏泰州乡下拖家带口来上海创业,“踏在上海马路上,这种大城市的味道和感觉,太好了,我有一种安全感,可以在这个城市实现我的人生理想。”
杨渊给老婆承诺:“给我5年时间,让你住上木地板房子。”
他只带了1.1万元——那已经是整个家族能拿出的“流动资产”,先加盟在别的装饰公司下干了一年。第二年,在浦东的一间筒子楼里,“上海星杰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开张了。
那真是一段饮雪历霜的岁月,他既当总经理,又身兼业务员兼财务兼行政管理,弟弟则身兼工程部经理、项目经理、质量员、材料采购等多种角色。出行都是自行车,最远的一次骑行,他们从浦东骑车去青浦,往返6个小时!
2003年,兄弟俩路过浦东崂山路洲际酒店,哥哥对弟弟说:“我希望我老的时候,有能力把这栋楼买下来。”弟弟回了三个字:“你疯了!”对,那时候的杨渊年轻气盛,满怀豪情,已经想着什么时候能成为上海第一名。这两个涉世未深,毫无人脉基础的小年轻,就这样靠勤劳拼搏,诚实守信,在上海站稳了脚跟。
那时,上海的装修市场如火如荼,几乎每天都有新的装修公司注册开张。时任总理朱镕基总理正大刀阔斧推起中国房地产市场化浪潮,孕育出长达20年的中国房地产“黄金时代”。
杨渊在这个“超级风口”创业搞“家装”,当然选对赛道咯。个人努力地顺应了市场潮流,到2008年的时候,星杰已经做到近8000万的年收。
杨渊还记得,有次跟同行们一起吃夜宵侃大山,他问了个问题,被大家当成笑话广为流传:“咱们什么时候一年可以做个3-5亿啊?”有的人说“这个人脑子进水”,有的人说“这个人太骄傲”。
同行笑话也就算了,公司内部对未来的预判却出现了分歧。一些干部不理解他的战略定位而导致人员流失,他遭遇创业以来最艰难的时刻。但是,杨渊事业真正的爆发,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的。
这个战略定位,就是杨渊决定只做高端人群这个细分市场。
这一步棋下对了。2009年,公司年营业额超1亿元;2010年,过2亿;2011年,过3亿,成立星杰装饰集团……每年保持50%以上增长。
到2015年,公司年营业额已达10亿元,成为上海家装高端市场的老大。然而,企业自身的隐患在这一路凯歌中也慢慢浮现,原有的内部管理结构变得难以及时适应市场变化,也无法支撑企业的高速发展。2016年,星杰业绩开始增长放缓,整体战斗力在不经意间有所下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2017年,意识到问题的杨渊,加快了管理结构及业务模式的变革,升级了客户服务理念,加强设计、工程、材料等体系,强化综合服务能力的建设。到2018年,星杰改革成果逐渐呈显,并开始迈入发展的新征程——由“个人创业”到“组织创业”。
“经历了这些之后,我的心态很平静。从今往后,可以认真而专注地对企业发展做思考了。未来一定还有挑战,但我充满信心和期待。我已经有足够的能量,去面对人生及企业的新篇章。”杨渊学会淡定,内心也就充盈起来了。
隐形一点,匠心一点
杨渊这样总结自己的过去十年心路历程:有战略,有想法,有企图心,也有缺点,“急于证明自己,有扩张心态”。十年光阴,洗尽浮华境自臻。
有了这种“自省”的觉察,一个人的格局当然变大了。
杨渊是一个“很有追求的”并且“持续地、分阶段进步”的“常人”;不喜欢“大冒险”,而是偏于稳健,偏于谨慎。你让他“否定自己有点难”,但他不断进步的根本,是愿意“改变自己”。
杨渊的事业线,有过三次“分阶段进步”。
第一阶段,18年前的初创期。
“2000年刚创业的时候,就是为了让家庭生活更美好,未来的愿景还不清楚,根本无法想象事业能做到今天的规模;2003年的时候,一年做到千万营业额了,心就大了,梦想着什么时候成为上海家装行业第一名。
第二阶段,是过去十年的发展期。
2008年以后,企业进入了爆发式发展阶段,他就有战略企图心了,要做大,做全国第一名;2015年上市的目标提上了日程,想要修护城墙,让企业更安全。
第三阶段,是当下的战略发展期。
2017年,他又做了战略选择:“规模不是排第一位的,要更加关注客户价值,关心团队的成长。完成客户价值理念和文化意识在新高度上的统一,哪怕慢一点,企业终将在价值共识的基础上长远发展。”
到2018年,利益对他的影响更小了,也不刻意去做IPO了,“我希望上市是自然的结果,水到渠成,是企业价值被资本市场认可的结果。”
他开始着手企业文化建设,重塑了企业价值观,搞起“组织创业”。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特别能说明他作为企业掌门人的一个特质。
2018年上海筹备首届中国进博会,对河沙进沪进行了管制,导致河沙价格涨了30%。主管来请示杨渊如何消化这个成本,大部人意见是按市场变化对客户提价,也有人提出了效仿某些同行用海沙。杨渊裁示,绝对不许用海沙,继续用河沙,成本由公司承担。“对客户负责任是第一位的。”
他笑着告诉我:“当时一听到海沙这个词,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一个场景,因为墙面反碱,客户着急指责的样子。”
“不做恶。”杨渊有点“价值领导者”的风范了,“做企业的初心是问心无愧。更加富有责任,更加在乎客户需求,更愿意把公司做成对社会有价值的公司。”
我们还一起聊了2018年社会舆论对民营企业家心理的冲击,杨渊坦诚“有影响”。他有点自省地跟我说,如今野心没有过去那么大了,那种胸怀天下的豪情少了点,觉得尽己所能就好,隐形一点,匠心一点,做一个实实在在的的创业者。
我跟他说, “隐形一点,匠心一点”恰恰是我研究德国全球隐形冠军企业家时发现的一个共性,只要有战略定力,奋斗不止,无限风光在险峰。
星杰官宣,有一条新价值观的定义,与之相得益彰:奋斗是一种精神,是我们坚持理想、实现目标的唯一途径!
组织创业和战略共识
星杰集团目前有15家分公司,超过1000人的项目管理团队,300人的设计师团队,包括覆盖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供应商,杨渊直言管理有挑战。
2018年初,他腾出手来抓“组织建设”,确立了“由创始人带领团队前进”上升到“组织创业、组织创造”的企业新发展观。杨渊需要通过这次组织革命,带1000多名“同行者”,重新缔造一个“有热血、有状态的公司,逢战必胜”。
首先变化的是杨渊自己的思想和管理理念。以前,他更乐于站在前面,带领着团队战胜各种困难、不断走向胜利;而现在,他能够做到站在团队中间甚至站在团队后面,让整个组织去拿到成果。
有了创始人这种决定性的变化,才能推动员工看到改变、愿意改变、学习改变、做出改变。
首先,他在集团公司重新搭了班子,并推出常态化的“战略共识大讨论”。每周,他都花半天时间,带集团公司管理团队一起讨论,自上而下抓“战略共识”。半年下来,集团公司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分公司对总部的抱怨减少了,满意度和好感提升了,说我们在解决问题。”
这是“看见改变”。
其次,杨渊抓“价值观共识”。他组织了集团和分公司的43位高层干部及骨干员工代表,认真讨论了2天,迭代出了新的价值观,从原来的“爱家、幸福、正道”进化为“以客户为中心,奋斗、创新、分享”。
原来的价值观有浓厚的企业家个人色彩,表现了创始人对人生和对社会的态度,是以企业家的个人之“善”推动企业的经营发展之“善”。这六个字曾为星杰前一个时期的良性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现在进入“组织创业”阶段,整个企业需要更高、更长远的精神共识。
“每个员工都必须有奋斗精神,如果再有创新能力,那就可以当中层干部了;如果还懂得分享,那就可以当公司领导了。”
这是“愿意改变”。
官宣说:十亿企业靠奋斗,百亿企业靠创新,千亿企业靠分享。
“以客户为中心”是星杰一直强调和坚持的准则,这次团队共识,将其定为企业的第一价值观。这不是会议前杨渊的预设定,而是长期客户价值理念在团队中传递执行的表现。但针对这条价值观的标准版诠释和执行条款,是对原理念的升华和推动,甚至,是一种革命。
星杰一直从事高端家装,其设计师团队长年是其他公司羡慕的“利器“,设计师团队的设计水平和服务标准为规模化高端家装公司之翘楚。这源于星杰对设计师这个特殊职业的理解。
而2018年起,在”以客户为中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公司“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一,站在客户角度,帮客户节省预算,这点要从文化层面演进到制度层面;第二,所有主项产品配置完才能签合同,确保省心和安全;第三,签合同之前,允许客户比价,并让客户充分了解价格差异背后的逻辑,确保透明。
等集团公司改好后,杨渊接着抓分公司的改革。
这是“学习改变,做出改变”。你看,他的改革策略运用的多好。
我在研究德国全球隐形冠军企业时发现,他们在管理上还有一个共性,叫“战略专制,战术民主”,用杨渊的话来说,叫“跟多数人讨论,跟少数人商量,然后自己拍板。”民主集中制,不仅是讨论和战略实施的重要步骤,更是“组织创业“的表现和要求。
重视民主程序,证明他愿意倾听。一个愿意倾听的老板,是多么难能可贵。
洞见未来
星杰集团能取得今天的业绩,50%以上来自于杨渊对客户价值的洞察:发现并解决了客户的痛点,从而形成口碑效应。截至2018年末,星杰集团已为12000个家庭服务,客户涵盖奥运冠军、上市公司老总、明星等各行各业的精英。
家装行业有三大痛点:
一是价格不透明;
二是工期不保证;
三是设计方案不满意。
第一个痛点的本质,是客户想用最少的钱做最好的效果。
哪怕是高端客户,他们也在乎“性价比”,倒不是他付不起更多的钱,而是不喜欢被蒙。杨渊开出的药方是,打造透明的签约、交付流程,特别在选材阶段,让客户充分了解价格、性能及各种差距的理由。
第二个痛点的本质,是管理问题。
杨渊调集数十位资深工程管理专家研发,打造了行业领先的180天工期管理流程。其中设计10个时间控制节点,让客户参与过程监控,由设计师、项目经理和客户经理根据时间节点汇报进度。等到星杰云科技正式上线后,还可以做施工现场直播,让客户通过手机APP当“首席监控官”,到时客户的安全感会更强。
第三个痛点的本质,是设计水平问题。
杨渊不仅设计了严格的“设计师选拔制度”,而且通过年度设计师学习峰会,及“生活方式研究院”平台举办大师讲座、优秀设计师圆桌会议等方式提升设计师专业能力,才拥有了全行业“最大的海归设计师团队”。
此外,他还亲自带设计师们去米兰等地游学,“将全球最壮阔迷人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纳入自己的艺术疆域;因为行遍天下的阅历和实力,才更能海纳山水间质朴、博大的生活真意”。
这不只是一个“量”上的实力,而且是一个多兵种相结合的“设计师集团军”,包括深化设计师、结构工程师、整木设计师、石材设计师、园林规划师、软装设计师、水电工程师、智能规划师、产品规划师等。
这么厚实的人才门槛,才是杨渊做中国高端家装第一名的本钱。
而正在最后打磨、并即将上线的星杰云科技,首先是一个设计师协同平台,通过平台赋能设计师,在项目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予以技术支持,支撑设计师个人定制的设计,让他们的工作越来越方便。
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来强化集团公司的运营能力,把项目经理、设计师、供应商这三驾马车有机整合起来,更好发挥组织效能,让大家一起走得更远。
杨渊就是要让传统的家装行业插上互联网技术的翅膀,将各种技术、场景和服务之间的作业协同起来,实现更大的组织效能。已经有别的传统企业通过平台化运营,提高组织效能,无需扩张团队规模,就把业绩提高了5倍。组织效能的提高,正是杨渊所期待的。
有意思的是,这套叫“星杰云科技管理平台”的管理系统,是杨渊推“内部创业”的第一款产品。得到股权激励的内部优秀人才与20多名IT部门同事一起创立了科技公司。集团公司既是技术公司的投资人,同时也是它的第一个客户。
用好制度来留人,无疑,杨渊又抓对了药方。
在访谈的最后,我们提到了当下的市场潮流。家装行业正在兴起“轻奢混搭风”。5年前,杨渊就已经预见到了,他特别带设计师们去意大利米兰家具展游学轻奢风,并落实为星杰设计研究院的一个课题。今天,星杰集团面向客户的第四代体验店标准,正是“轻奢混搭风”。
展望未来,杨渊说:“心更安静,用价值观推进组织进步。为客户负责,承担责任,做一个心安理得的创业者。”整个对话过程,他念兹在兹的都是怎么塑造“强大的发展共识,在战略共识,价值观共识下,每一个人都能发挥所长,公司自然就会发展好。”
“有没有共识,这才是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