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苏州装修网小编了解,第一代地震区划图编制于1957年,该图给出了全国最大地震影响烈度分布。20年后,第二代地震区规划图出版,该区划图用中长期地震预测方法编制,给出未来一百年内场地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第三代地震区划图是在1990年时编制的,编图采用了概率分析方法,给出了50年超越概率10%的烈度值。前3次区划图均采用地震烈度作为编图参数,第四代地震区划图采用地震动参数作为编图参数,于2001年作为国家强制标准正式批准并实施,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后做了局部修改。
而6月1日施行的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较第四代最大的区别在于,取消了不设防地区,并把地震动参数明确到了乡镇,同时在使用上采用双参数调整。市地震局震防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大市范围一直以来设防都是全覆盖的,对照行政区划,过去地震动参数区域划分相对模糊,现在我市大市范围33个街道、55个镇都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地震动参数。所谓的双参数指的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指的是地震时对建筑物的最大震动,而反应谱特征指的是震动最大值对建筑物作用的时间。就一个5级地震而言,会对建筑物造成的最大震动在0.05G至0.10G之间,而因为场地类型的不同,峰值加速度对建筑物作用的时间在1秒以内不等。
“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还有一个区别就在于,由原先3级地震作用取值变为了4级地震作用取值。”地震局震防处负责人告诉苏州装修网小编,3级地震作用取值分为常遇、多遇以及罕遇这3级,而第五代则增加了极罕遇。所谓常遇指的就是每50年一遇的地震,多遇指的是每475年一遇的地震,罕遇指的是每1600年至2500年一遇的地震,而此次增加的极罕遇指的是一万年一遇的地震。
根据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设防标准,我市新建建筑抗震标准会从原先的6度提至7度,学校和医院标准会更高一些。而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张家港市、吴江区桃源镇、常熟市尚湖镇未提高抗震等级,而太仓市和昆山市原先抗震等级已经达到7度,本次不做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