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材防水屋面
⑴ 卷材屋面渗漏修缮施工,应先检查并确定防水层平面、立面卷材面产生的裂缝、空鼓、
流淌、翘边、龟裂、断离、张口及破损的范围;检查并找准檐口、天沟、女儿墙、屋脊、
水落口、变形缝、阴阳角(转角)、伸出屋面管道等防水层泛水构造渗漏的现象、原因
和位置。
⑵ 选用材料应依据屋面防水设防要求、建筑结构特点、渗漏部位及施工条件,宜按要求采
用相适应的、具有良好材质的材料。修缮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对完好及已完成部位防水
层采取保护措施,严禁损伤防水层。
⑶ 卷材防水层开裂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⒈有规则裂缝,宜在缝内嵌填密封材料,缝上单边点粘宽度不应小于100mm卷材隔离层,面
层应用宽度大于300mm卷材铺贴覆盖,其与原防水层有效粘结宽度不应小于100mm。嵌填
密封材料前,应先清除缝内杂物及裂缝两侧面层浮灰,并喷、涂基层处理剂。
⒉采用密封材料维修裂缝,应清除裂缝宽50mm范围卷材,沿缝剔成宽20~40mm,深为宽度的0.5~0.7倍的缝槽,清理干净后喷、涂基层处理剂并设置背衬材料,缝内嵌填密封材料且超出缝两侧不应小于30mm,高出屋面不应小于3mm,表面应呈弧形。
⒊采用防水涂料维修裂缝,应沿裂缝清理面层浮灰、杂物,铺设两层带有胎体增强材料的涂膜防水层,其宽度不应小于300mm,宜在裂缝与防水层之间设置宽度为100mm隔离层,接缝处应用涂料多遍涂刷封严。
⒋无规则裂缝,宜沿裂缝铺贴宽度不应小于250mm卷材或铺设带有胎体增强材料的涂膜防水层。维修前,应将裂缝处面层浮灰和杂物清除干净,满粘满涂,贴实封严。
卷材防水层起鼓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
直径小于或等于300nm的鼓泡维修,可采用割破鼓泡或钻眼的方法,排出泡内气体,使卷材复平。在鼓泡范围面层上部铺贴一层卷材或铺设带有胎体增强材料涂膜防水层,其外露边缘应封严。
⑵
直径在30mm以上的鼓泡维修,可按斜十字形将鼓泡切割,翻开凉干,清除原有胶粘材料,将切割翻开部分的防水层卷材重新分片按屋面流水方向粘贴,并在面上增铺贴一层卷材(其边长应比开刀范围大
100mm),将切割翻开部分卷材的上片压贴,粘牢封严。
⑶ 如采取割除起鼓部位卷材重新铺贴卷材时,应分片与周边搭接密实,并在面上增铺贴一层卷材(大于割除范围四边100mm),粘牢贴实。
防水层流淌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
防水层出现大面积的折皱、卷材拉开脱空、搭接错动,应将折皱、脱空卷材切除修整找平层,用耐热性相适应的卷材维修。卷材铺贴宜垂直屋脊,避免卷材短边搭接。
⑵
卷材脱空、耸肩部位,应切开脱空卷材,清除原有胶粘材料及杂物、将切开的下部卷材重新粘贴,增铺一层卷材压盖下部卷材,将上部卷材覆盖,与新铺卷材搭接不应小于150mm,压实封严。
⑶ 卷材折皱、成团部位,应切除折皱、成团卷材,清除原有胶粘材料及基层污物。应用卷材重新铺贴并压人原防水层卷材150mm,搭接处应压实封严。
⑷
防水层出现龟裂、收缩、腐烂、发脆等现象,应铲除破损部分卷材,、清理面层后,用卷材补贴治理。卷材搭接外露边缘应用胶粘剂或密封材料抹成斜面,压实封严。
⑸
天沟、檐沟、泛水部位卷材开裂维修,应清除破损卷材及胶结材料,在裂缝内嵌填密封材料,缝上铺设卷材附加层或带有胎体增强材料的涂膜附加层,面层贴盖的卷材应封严。
⑹
女儿墙、山墙等高出屋面结构与屋面基层的连接处卷材开裂,应将裂缝处清理干净,缝内嵌填密封材料,上面铺贴卷材或铺设带有胎体增强材料涂膜防水层并压人立面卷材下面,封严搭接缝。
⑺
砖墙泛水处收头卷材张口、脱落,应清除原有胶粘材料及密封材料,重新贴实卷材,卷材收头压人凹槽内固定,上部覆盖一层卷材并将卷材收头压人凹糟内固定密封。压顶砂浆开裂、剥落,应剔除后铺设1:2.5水泥砂浆或C20细石混凝土,重做防水处理;采用预制混凝土压顶时,应将收头卷材铺设在压顶下,并做好防水处理。
⑻ 混凝土墙体泛水处收头卷材张口、脱落,应将卷材收头端部裁齐,用压条钉压固定,密封材料封严。
水落口防水构造渗漏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 水落口上部墙体卷材收头处张口、脱落,应按规程规定处理。
⑵
水落口与基层接触处出现渗漏,应将接触处凹槽清除干净,重新嵌填密封材料,上面增铺一层卷材或铺设带有胎体增强材料的涂膜防水层,将原防水层卷材覆盖封严。
⑶
伸出屋面管道根部渗漏,应将管道周围的卷材、胶粘材料及密封材料清除干净,管道与找平层间剔成凹槽并修整找平层。槽内嵌填密封材料,增设附加层,用面层卷材覆盖。卷材收头应用金属箍箍紧或缠麻封固,并用密封材料或胶粘剂封严。
屋面大面积渗漏,防水层丧失防水功能进行翻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 防水层大面积老化、破损,应全部铲除,修整找平层及保温层。找平层应平整、牢固,找出泛水坡度,表面应无起砂、脱皮及裂缝等现象。
⑵ 防水层大面积老化、局部破损,在屋面荷载允许的条件下,宜保留原防水层,增做面层防水层。
⑶
防水层卷材破损部分应铲除,清理面层,必要时应用水冲刷干净,局部修补、增强处理后,铺设面层防水层,其卷材铺贴应符合国家现行《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
五、涂膜防水屋面
1、涂膜防水屋面渗漏查勘应包括下列内容:
⑴ 暴露式防水层应检查平面、立面、阴阳角及收头部位涂膜的剥离、开裂、起鼓、老化及积水现象;
⑵ 有保护层的防水层应检查保护层开裂、分格缝嵌填材料剥离、断裂现象;
⑶ 女儿墙压顶部位应检查压顶部位开裂、脱落及缺损等现象;
⑷ 水落口及天沟、檐沟应检查该部位破损、封堵、排水不畅等现象。
⑸ 涂膜防水层局部裂缝、空鼓、脱落等引起渗漏,应进行局部渗漏维修。涂膜防水层大面积老化、损坏、严重渗漏,应进行翻修。
⑹ 涂膜防水材料选用应根据气温条件、屋面坡度、使用条件及渗漏部位,采用不同材性的防水涂料。
2、涂膜修缮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 涂膜防水层的最小厚度:沥青基防水涂膜厚度不应小于8mm;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膜厚度不应小于3mm;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厚度不应小于2mm。
⑵ 涂膜施工,两遍涂层相隔时间,应达到实干为准。
⑶
雨天、雪天严禁施工,五级风以上不得施工。沥青基防水涂膜在气温低于5oC或高于35oC时不宜施工。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膜和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施工环境气温宜为:溶剂型涂料一5~35oC;水乳型涂料5~35oC。
⑷ 涂膜防水层维修或翻修时,应先做涂膜附加层,附加层宜加铺胎体增强材料。
3、防水层规则裂缝的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 清除裂缝部位的防水涂膜,应将裂缝剔凿扩宽,清理干净,用密封材料嵌填,干燥后,缝上干铺或单边点粘宽度为200mm-300mm的隔离层。
⑵ 面层铺设带有胎体增强材料的涂膜防水层,其与原防水层有效粘结宽度 不应小于100mm。涂料涂刷应均匀,不得露胎,新旧防水层搭接应严密。
⑶
防水层无规则裂缝维修,应铲除损坏的涂膜防水层,清除裂缝周围浮灰及杂物,沿裂缝涂刷基层处理剂,待其干燥后,铺设涂膜防水层。防水涂膜应由两层以上涂层组成。新铺设的防水层应与原防水层粘结牢固并封严。